

一、核心系統架構設計
1、分層集成架構
管理層:部署工業級智能管理平臺,集成設備監控、數據分析、策略配置功能,支持PC/移動端多終端訪問,適配電子廠24小時生產需求。
網絡層:采用“核心-匯聚-接入”三層架構,核心交換機支持冗余電源與風扇,確保99.99%可用性;生產區域部署工業級無線AP,覆蓋AGV物流、設備巡檢等移動場景。
設備層:按功能分區部署智能設備,例如:
潔凈車間:采用防塵防水(IP65)傳感器與控制器,避免粉塵干擾。
倉庫區域:集成貨架照度傳感器與毫米波雷達,實現“人走燈滅”與庫存動態監測。
辦公區:部署場景化控制面板,支持“會議模式”“節能模式”一鍵切換。
2、協議兼容性
優先選擇支持BACnet、Modbus TCP、OPC UA的開放協議設備,確保與現有SCADA、MES系統無縫對接。
預留端口冗余,支持未來新增傳感器(如振動傳感器、氣體檢測儀)接入。
二、核心功能模塊實現
1、智能照明控制
調光策略:通過照度傳感器陣列與生產計劃聯動,實現分時段動態調光。例如,白班時段維持500lx照度,夜班時段降低,節能率提高。
應急安全:集成消防系統,火災報警時自動關閉非必要照明,應急通道燈具切換至100%亮度并發送定位信號至BIM平臺。
設備聯動:與AGV物流系統聯動,當檢測到物料搬運時,提前10秒預亮通道照明。
2、環境與能源管理
潔凈室監控:部署溫濕度、壓差、顆粒物傳感器,實時監測環境參數,超限時自動觸發新風系統調整。
能耗分析:通過智能電表與功率分析儀,按生產線、設備類型生成能耗報表,識別高耗能設備(如空壓機、注塑機),優化運行策略。
預測性維護:利用振動傳感器與電流傳感器,監測設備運行狀態,提前預警故障,減少停機時間。
3、安防與生產安全
視頻監控:采用防爆高清攝像頭,覆蓋危化品存儲區、高風險設備周邊,集成AI行為分析,自動識別未佩戴安全帽、違規操作等行為。
門禁系統:部署生物識別(指紋+人臉)門禁,結合電子圍欄,對非法入侵實時報警并與視頻監控聯動。
應急廣播:與消防系統聯動,火災時自動播放逃生指引,并引導人員至最近安全出口。

三、實施策略與風險管控
1、試點驗證
選取1條生產線或1個倉庫區域作為試點,驗證調光響應時間、節能率、系統可用率等指標。
試點周期2個月,根據數據優化策略后全面推廣。
2、分階段推廣
一期:完成照明、環境監測、基礎安防系統部署,覆蓋核心生產區域。
二期:擴展至倉庫、辦公區,集成能源管理與設備預測性維護。
三期:實現全廠數字化孿生,通過虛擬仿真優化生產流程。
3、持續優化
每季度分析能耗數據,調整照明與空調策略。
每年評估新技術(如LiFi照明通信、5G專網),按ROI分析決定是否替換舊設備。
四、典型應用場景效益

百實科技電子廠弱電智能化解決方案實現照明能耗降低,設備維護成本下降,同時提升生產安全性與產品質量,為智能制造轉型奠定基礎。
微信


電話

返回頂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