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百實科技養豬場弱電智能化設計方案,實現環境精準調控、營養精細管理、疫病智能預警,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,降低人力能耗成本,推動生態環保養殖。

一、養豬場弱電智能化設計架構
1、感知層
環境監測傳感器:部署溫濕度、氨氣、硫化氫、二氧化碳、光照強度、PM2.5等傳感器,覆蓋產房、保育舍、育肥區,每200-300㎡設置1個監測節點,實時采集環境數據。
動物行為監測:采用AI攝像頭結合機器學習算法,識別豬只活動頻率、采食量、飲水量、異常行為,支持多通道同屏展示,遠程調節攝像頭參數。
身份識別設備:為每頭豬佩戴RFID電子耳標,集成唯一電子編碼,支持個體化數據采集。
2、網絡傳輸層
有線網絡:豬舍內部采用工業級以太網,確保數據傳輸穩定性;辦公區部署千兆光纖,支持高清視頻監控與大數據分析。
無線網絡:覆蓋全場的Wi-Fi 6或LoRaWAN網絡,支持移動終端實時訪問系統,兼顧低功耗與長距離傳輸需求。
3、平臺層
邊緣計算節點:在豬舍本地部署邊緣服務器,預處理傳感器數據,減少云端傳輸壓力,支持斷網環境下的本地控制。
云計算平臺:采用私有云或混合云架構,存儲歷史數據并提供彈性計算資源,支持AI模型訓練與復雜數據分析。
大數據分析系統:集成Hadoop/Spark生態,對環境、生長、健康數據深度挖掘,生成飼喂優化、疾病預警等決策建議。
4、應用層
智能監控系統:自動采集環境參數并生成曲線圖,支持手動/自動模式切換,異常數據實時報警。
智能環控系統:聯動風機、濕簾、地暖、光照設備,根據環境數據自動調節通風、降溫、供暖、光照周期。
可視化決策平臺:提供3D數字孿生豬場,直觀展示環境參數、設備狀態、豬只分布,支持多維度數據鉆取與報表生成。

二、核心子系統設計
1、環境智能調控子系統
傳感器布局:產房、保育舍重點監測溫濕度、氨氣;育肥區增加PM2.5監測;全場部署光照傳感器。
執行機構:
通風系統:隧道通風+負壓風機,單臺風量30,000-50,000m3/h,適配跨度>15米的豬舍。
溫控系統:保育舍地暖板+濕簾降溫,溫度波動控制在±0.5℃。
光照系統:全光譜LED光源,色溫4000K,支持自定義光周期程序。
2、精準營養管理子系統
電子飼喂站:基于RFID識別個體豬只,按階段、體重、健康狀態精準投喂,減少料肉比。
液態發酵飼料系統:微生物發酵提升飼料適口性,降低病原風險,適配斷奶仔豬(緩解斷奶應激,提高成活率)。
3、健康與疫病防控子系統
AI行為監測:通過攝像頭識別異常行為,結合體溫監測提升疫病檢出率。
生物安全監管:在關鍵卡口安裝攝像頭,結合算法程序預警異物、工作服違規、作業程序違規。
三、系統集成與擴展性設計
模塊化架構:采用微服務架構,各子系統(如環控、飼喂、健康)獨立部署,支持熱插拔式功能擴展。
數據接口標準化:遵循ISO標準,定義統一的數據格式與API接口,兼容第三方設備(如智能水表、電表)。
冗余設計:核心服務器部署雙機熱備,網絡鏈路采用雙鏈路冗余,確保系統可用性≥99.9%。
安全防護:部署防火墻、入侵檢測系統、數據加密,符合安防標準等要求。
四、實施路徑與效益分析
1、分階段實施:
一期:部署環境監測、智能環控、基礎飼喂系統,覆蓋核心生產區。
二期:擴展AI行為監測、精準營養、健康管理系統,實現全流程數字化。
三期:集成能源管理、糞污資源化系統,構建生態循環豬場。
2、經濟效益:
生產效率:飼料利用率提升,勞動效率提高,年出欄量增加。
成本控制:飼料成本降低,能耗成本降低,疫病損失減少。
產品質量:豬肉品質合格率提高,市場占有率提升。
3、社會效益:
環保合規:糞污資源化率高,沼氣發電減少碳排放,符合國家生態養殖政策。
動物福利:精準調控環境與營養,提升豬只健康水平,減少抗生素使用。
微信


電話

返回頂部
